慢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慢性炎症。因其发生部位不同,可分为慢性肠炎及慢性胃炎。
慢性肠炎
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、或反复发作的腹痛、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,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。腹泻程度轻重不一,轻者每日排便3~4次,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;重者可每1~2小时一次,甚至出现大便失禁。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(或)餐后腹泻。直肠严重受累时,可出现里急后重感。粪质多呈糊状,混有大量黏液,常带脓血。
慢性胃炎
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,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。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、食欲减退、餐后饱胀、反酸等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、消瘦、舌炎、腹泻等,个别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,并可有出血,如呕血、黑便。症状常常反复发作,无规律性腹痛,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,多数位于上腹部、脐周、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,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、严重者为剧烈绞痛。
慢性胃肠炎的治疗,一般采取两个对策:一是病因治疗,根据引起胃肠炎病因的不同,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;二是对症治疗,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。
慢性肠炎的病因治疗
引起慢性肠炎的病因包括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等。
同时也有部分患者为病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。对于病人而言,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,建议及时就医,必要时行相关检查,如肠镜,便于尽早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。
慢性肠炎的对症治疗
大部分慢性肠炎患者表现为腹泻,因腹泻丢失很多体液,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及脱水,出现相应的不适症状,因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。
可适当使用止泻剂,如思密达。
慢性胃炎的病因治疗
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,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,戒烟忌酒。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暴饮暴食。积极治疗口、鼻、咽部的慢性疾患。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
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
慢性胃肠炎要与急性胃肠炎鉴别
急性胃肠炎表现主要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发热等。常见于夏秋季,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,暴饮暴食;或食入生冷腐馊、秽浊不洁的食品。起病急,治疗上,注意卧床休息,予以对症治疗(如解禁止痛、补液、止泻等),如为感染性,可适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。
文章来源 : 易有料健康
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精彩推荐
扫码下载
平安好医生app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公众号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