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生会将自己的月经叫做大姨妈,据说这个俗称是有这么一个故事的,古代有个书生喜欢一个姑娘,这个姑娘从小寄养在大姨妈家,因为古代比较保守,书生和姑娘亲近的时候,要注意大姨妈是否在周围,这样对大姨妈这个词就成了畏惧。到了结婚当天,姑娘来了月经,不好开口跟书生说,在亲近时就说大姨妈来了,书生就理解姑娘的苦衷,不打扰女孩子,这就是大姨妈的由来。不过,女生们的这位大姨妈确实不好伺候,让人畏惧。病因可能是器
很多女生会将自己的月经叫做大姨妈,据说这个俗称是有这么一个故事的,古代有个书生喜欢一个姑娘,这个姑娘从小寄养在大姨妈家,因为古代比较保守,书生和姑娘亲近的时候,要注意大姨妈是否在周围,这样对大姨妈这个词就成了畏惧。到了结婚当天,姑娘来了月经,不好开口跟书生说,在亲近时就说大姨妈来了,书生就理解姑娘的苦衷,不打扰女孩子,这就是大姨妈的由来。
不过,女生们的这位大姨妈确实不好伺候,让人畏惧。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。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、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。需要针对病因治疗,纠正月经周期,可采用雌激素、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。
中医方面对伺候这位大姨妈有丰富的经验,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。治本,即消除病因;调经,即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。具体的治本大法有补肾、扶脾、疏肝、调理气血、调理冲任等。
肾为先天之本,“经水出诸肾”,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。补肾以填补精血,补肾益气为主,使阴生阳长,阴平阳秘,精血俱旺。
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有统摄之功。扶脾在于健运脾胃以化生气血,升阳止血以调经。
肝主疏泄,为藏血之脏,易为情志所伤。疏肝在于通调气机,以理气开郁为主,佐以养血柔肝,使肝气得疏,血海蓄溢有常,则经病可愈。调理气血,首先要辨气病、血病。病在气者,以治气为主,佐以理血;病在血者,则治血为主,佐以理气。调理冲任,在于使冲任通盛,血海按期满盈。
一、同时还要注意
1.如果因为月经不调导致其他病者,当先调经,经调则他病自除;若他病而致月经不调,当先治他病,病除则经自调。
2.注意标本缓急,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。如经血暴下,当以止血为先,缓则审证求因治其本,使月经病得以彻底治疗。
3.经期用药补泻注意,女子经期血室正开,大寒大热之剂用之需谨慎;经前血海充盈,宜疏导,忌滥补;经后血海空虚,宜调补。此外,不同年龄的妇女有不同的生理特点,治疗时也应有所兼顾。当然,需要中药开方子调理,需要中医师辩证使用。
二、那平时生活上要注意如何保护身体,防止月经失调或者改善月经失调呢?
(一) 起居调养法:月经不调多因肝郁气滞、血热、气血虚寒、肾气亏虚所致。因此,患者应注意调畅情志,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。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;寒冷季节或经前应避免下冷水中工作。不要过度劳累,特别在经血过多时,还要卧床休息,保持充足睡眠,节制性生活。
(二) 心理调养法:中医认为,情志不畅是造成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,不少妇女的情绪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。因此,强调首先要疏肝理气,消除不良情志刺激的影响,调整心态。患者应多了解月经周期生理知识及经期卫生知识,消除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,并采用言语开导,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多种矛盾,以保持心情舒畅。经前忧郁烦躁者,可采取顺情从欲或移情易性等方法予以疏导。总之,保持健康正常的心态,是治疗月经不调之根本。
(三) 饮食调养法:饮食应富于营养,多吃牛奶、鸡蛋、豆浆、猪肝之类食物,少吃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三、此外,可选用以下食疗方
(1)月季花10克,红糖30克,共煎汤,冲甜酒二匙服用。或佛手10~15克,用开水泡茶,随意饮用。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者(月经推迟或先后不定、量少、色黯红、小腹胀坠、乳房胀痛、舌苔薄白、脉弦)
(2)黄芪、党参各30克,大枣8枚,猪瘦肉适量,加适量水煎汤。吃参、枣、肉及饮汤。适用于气虚型者(月经提前量多、色淡红、稀薄、神疲乏力、舌淡、脉细弱)。
(3)羊肉500克,生姜20克,加适量水煮至烂熟,调味,饮汤食肉。适用于血寒型者(月经推迟、量少色紫黯、小腹冷痛、畏寒肢冷、舌淡苔白、脉沉紧)。
(4)鸡蛋2只,红糖60克,将红糖加水少许煎开,然后打入鸡蛋至半熟即成。适用于血虚型者(经期推迟、量少色淡、头晕心悸、面色苍白或萎黄、舌淡、脉细弱)。
希望通过以上方法,让每位女性和这位大姨妈和谐相处。
文章来源 : 涂传应
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扫码下载
平安健康app
扫码关注
平安健康APP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