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后,查出了异常。但看检查报告的专业术语又看不太懂:
甲状腺结节、肺小结节?
胃息肉、肠息肉?
卵巢囊肿、肝囊肿?
结节、息肉、囊肿有啥区别?哪些有危险?哪些必需治?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语言给大家讲明白~
体检报告上的“结节”
大多是指在做B超或拍片子时
拍到了不明的『小团块』阴影
但具体是啥其实并不清楚
它可能是细菌、真菌感染
所产生的炎症
也可能是很久以前的陈旧病变
给脏器留下的『疤痕』
又或者是听起来吓人
但大多温顺无害的良性肿瘤
只有很小一部分才是大家惧怕的
常被老百姓称为『癌』的恶性肿瘤
… …
为了搞清结节的面目到底是谁?医生需要根据结节“阴影”的形状、大小、密度等特征,初步判断“结节”是好是坏。
下面就简单教大家几个要点:
但如果经医生判断恶性可能不大,很多病人仅定期观察即可,没必要盲目地做手术切除。
息肉是人体粘膜表层
赘生出的『一块肉』
往往是在做内镜检查时被发现
判断息肉是否会癌变
比结节更复杂一些
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
用肉眼有时很难分辨
所以息肉(尤其胃肠息肉)很多情况下
需要“先斩后奏”
在做内镜检查的时候
发现息肉时就直接切除
或取一小块组织
把切除的息肉组织
放在显微镜下做病理分析
才能分辨出息肉是否有癌变风险
根据病理类型,最常见的息肉可分为:
医生会根据癌变风险制定具体的,观察、复查、治疗计划,最大可能防止癌变,或将癌早期切除。
囊肿之所以叫做“囊肿”
是因为它是一个空心的“囊”
而囊里充满了液体,像水泡一样
经常出现在肝脏、肾脏和卵巢上
单纯的囊肿癌变几率很低
小囊肿且没有症状,一般无需处理
但如果囊肿太大,太多或位置特殊
压迫了大血管、脏器,或破裂感染等
引起了症状则就需要治疗了
不同位置的囊肿的应对策略分别为:
*患者可拿B超、CT等检查报告单与以下内容对照
总之,无论是结节、息肉、还是囊肿,都并不一定就是癌,甚至并不一定需要治疗。
而一定的是,我们要去医院就诊,听听专业医生的判断和建议,再做决定。
本文内容图片来源:京医通公众号
文章来源 : 健康随行
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精彩推荐
扫码下载
平安好医生app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公众号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