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较重伴消退延迟,不一定都是母乳性黄疸,有的可能是感染等引起,需要引起家长重视】
【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较重伴消退延迟,不一定都是母乳性黄疸,有的可能是感染等引起,需要引起家长重视】
“医生,你好!宝宝今天满月去打预防针,社区医生看了说有黄疸不让打,不是说母乳喂养的孩子有黄疸没关系吗?怎么不让打,还说让去医院检查?”
近几年随着预防接种更规范后,儿科门诊经常遇到有这方面疑惑的家长,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家长朋友真正认识母乳性黄疸,以免耽误宝宝病情。
母乳性黄疸:常指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生后1-3个月内仍有黄疸,表现为黄疸较重伴消退延迟,停母乳黄疸消退明显,通常还要排除其它疾病,比如是否伴有感染等导致,才能诊断。
母乳性黄疸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,有研究表明部分母亲母乳中的β-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较高,可在肠道通过增加肠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分离,使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再吸收,从而增加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负担;也有研究提示与肝脏UCG酶基因多态性有关。
如果明确为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,停喂母乳24-48小时小时,黄疸可明显减轻,治疗上可以不停母乳,停母乳只是为了更好判断该疾病,但当黄疸较高达到光疗标准时建议最好给予住院照光退黄治疗。
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理解,这边再给大家总结一下:
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较重伴消退延迟,不一定都是母乳性黄疸。母乳性黄疸具有以下两个特点:
1、停母乳黄疸有明显减退;
2、通常还要排除其它疾病,比如是否伴有感染等导致。
宝宝黄疸较重伴消退延迟无论是否是母乳性黄疸都属于病理性黄疸,也就是不正常的黄疸的,只是说母乳性黄疸造成的病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,问题不大。
母乳喂养的宝宝后期黄疸仍较重伴消退延迟,如果吃奶反应一直正常,家长也可以先在家尝试停母乳改奶粉喂养观察是否黄疸消退明显,如果3-5天黄疸变化不大,一般不考虑母乳性黄疸。需要引起家长重视,以免耽误宝宝的病情,建议去医院让医生面诊检查判断,可以完善血常规、肝功能、乙肝丙肝等肝炎指标、TORCH病毒检测、肝胆B超等查找下原因,甚至常规检查找不到原因,黄疸仍然不退,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甲状腺功能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排查。
文章来源 : 汪林
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精彩推荐
扫码下载
平安好医生app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公众号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