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气温降低,怕冷是正常的。但是很多人四肢冰凉,还出汗,甚至一整夜暖不热,这就不正常了。
冬天气温降低,怕冷是正常的。但是很多人四肢冰凉,还出汗,甚至一整夜暖不热,这就不正常了。
在中医上来讲,这种情况就是非常典型的阳虚体质!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这种情况。
阳虚体质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寒性体质。
表现为倦怠、怕冷、四肢冰冷、唇色苍白、少气懒言、嗜睡乏力,男性可能还会出现出现遗精、容易腹泻、排尿次数频繁、性欲减退等症状。相对来说女性阳虚体质的占大多数。
阳虚体质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、容易出汗。这是因为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时候,容易出现体内的阳气不足,阴寒内生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冬季多发的原因。
治疗的时候应该以益气、温阳、散寒为主要治则,还应该针对脏腑辨证,分别温补心、脾、肾,用温补阳气的药,同时加少量的滋阴之品。
调养阳虚体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:
1、饮食:多吃温热的食物,包括荔枝、桂圆、板栗等温热的水果,以及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温性的食物,少吃梨子、西瓜等寒凉的食物,少喝绿茶、冷饮和凉茶,切忌吃雪糕、冰淇淋。当归羊肉汤是一个经常推荐到的药膳,在煮羊肉的时候,可以适当加当归和生姜,吃肉、喝汤,特别冬天可以多喝一些,起到温补阳气,提高御寒能力的作用;
2、生活起居: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身体处于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,同时还要注意避寒就温、防寒保暖,拒绝熬夜,戒烟酒;
3、运动锻炼: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各方面的调理都是有好处的;
4、精神调适: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,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,尽量保持心情愉快,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;
5、经络调养:比如按摩、艾灸,或者用生姜艾叶水泡脚,这些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。睡前泡脚还有利于促进睡眠;
6、中药调理: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对症用药调理体质,这也是最根本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。
身体出现问题不要紧,最主要的是积极面对问题并且妥善处理,尽早调理才能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情况。
文章来源 : 崔婷婷
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。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精彩推荐
扫码下载
平安好医生app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公众号
扫码关注
平安好医生微博